5月11日晚,辰山植物园2025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第二天,上海交响乐团在指挥家余隆执棒下,以武侠主题与中国厨房的烟火气,展现交响乐的本土化表达,把听众快速拉入故事中。正如余隆所说:“交响乐不是殿堂,而是人间。”
弓弦上的江湖烟火 交响乐里的中国叙事
《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为音乐会拉开序幕,这部作品以“中华美食”为主题创作,用音乐描绘最具中国地方特色的美食佳肴。
黄昏时分是辰山植物园最美的时候,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天空铺满粉橘色的晚霞。当《中国厨房》中最温暖、最让人联想起家的味道的“佛跳墙”乐章响起,单簧管奏出的温暖旋律与竖琴动情的拨奏回荡在晚霞天幕,观众无不动情,上千人的草坪鸦雀无声。
在音乐会的中段,上海交响乐团的乐队首席柳鸣、大提琴首席黄北星、长笛首席巴尔托洛梅奥·奥迪西奥与竖琴演奏家孙之阳,从乐队席中走到台前,分别与上海交响乐团携手演绎了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德沃夏克《月亮颂》和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带来难得一见的独奏华彩。
《武侠——为纪念金庸百年诞辰而作》随后上演,用音乐描绘金庸笔下那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金庸的武侠小说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对中国人而言有着独特的情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寄托和集体记忆的载体。
“忠肝义胆”“刀光剑影”“侠骨柔情”乐章依次上演,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性格、江湖传说浓缩在一部30分钟的交响曲中,搭建起自己的“音乐江湖”。无论观众脑海中闪现的是《射雕英雄传》还是《神雕侠侣》,随着末乐章“笑傲江湖”响起,具象的画面已不再重要,金庸武侠宇宙中那些忠孝、侠义、家国情怀在脑海中不由自主依次浮现,用集体记忆的纽带连接起音乐节现场的所有观众,共同书写这场交响乐里的中国叙事。
绿荫中传来的温情歌声:台上台下共谱声景诗
下午两点,位于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的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小舞台为非职业表演团体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合唱团在绿树成荫的自然包裹下演绎《世界赠予我的》《校园的早晨》《你我》《如愿》等作品,观众们感受着徐徐微风与音乐交融的别样惬意。
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市民合唱团成员,在台下/山坡草坪上轻轻应和的观众们,还有认真聆听的孩子们,组成了每年音乐节一道别样的靓丽风景。辰山的舞台不仅是给音乐大家的,也是给喜爱音乐的每一个上海市民的。
未来,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探索更多跨界可能,为上海建设“人文之城”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