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园里,饲养员的工作远不止清理笼舍、投喂食物那么简单。让我们走进狨猴馆,看看饲养员在如何把动物训练融合到动物健康管理中去吧。
下午是狨猴的训练时间。这些体型小巧、行动敏捷的“小精灵”,起初对秤和小笼子充满戒心。为了让它们配合,饲养员每天定时来到展区,一待就是数小时。饲养员回忆:第一次接触体重秤时,它们都把秤视为“危险区”,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肯靠近半步。通过持续的“食物奖励+温柔陪伴”,数天后,狨猴们逐渐放下戒备。如今,多数狨猴会主动站到秤上。
有趣的是,每只狨猴性格迥异:聪明的赤掌胥早已就位静待饲养员到来;胆大的普通狨会稳稳站在秤上吃完水果;胆小的黑羽狨则必须等饲养员走远,才敢探头探脑爬上秤。针对这种差异,饲养员采用分体体重秤,既保证数据精准,又避免动物应激。而对于新生的普通狨宝宝,饲养员们有一套巧妙的“间接称重法”:先测雄猴体重,再测父子同框时的重量,差值即为幼崽体重。
从行为训练到健康监测,从食物配比到情感沟通,饲养员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动物守护者”的深层含义。他们手中的扫把与秤盘,承载的不仅是日常劳作,更是对每个生灵的责任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