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来电 

我要租

我要买

打给我

复制

再植宝华玉兰,播撒濒危树木保护新希望

2025-04-16 15:03 来源:上海绿化

近日,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携手上海植物园,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濒危树木保护教育活动。来自上海植物园的保育团队、科普团队与活动中心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种植珍稀濒危植物宝华玉兰,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希望。

共植宝华玉兰,见证濒危树木保护教育新起点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花园内洋溢着青春与自然交织的气息。上海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精心培育的宝华玉兰树苗,并现场指导师生们完成种植。学生们通过专家科普了解了宝华玉兰的濒危现状及其生态价值,亲身体验了从挖穴、填土、栽植、回土到浇水的种植全过程。

宝华玉兰,作为中国特有植物,开花个体仅有100多株,目前只生存于江苏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树种。由于自然生境恶化、繁殖困难等原因,这一物种一度濒临灭绝。上海植物园联合句容市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等单位,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支持下,开展就地和迁地综合保护,繁育苗木1万余株,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繁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共植宝华玉兰,也是上海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从保护地和科研院所、从实验室走向公众传播,走向学校教育的积极尝试。

从科研到科普,播撒濒危树木保护的文明种子

在种植仪式上,上海植物园楚秀丽博士向师生们分享了宝华玉兰的保护历程和共植宝华玉兰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将宝华玉兰栽植在同龄段同学们身边,他们就能天天看到它们,呵护它们,看着它们成长。此外,看见是保护的第一步,通过认识濒危植物,了解其生存状态,青少年才能真正理解保护它们的意义。同时研究、科普、保护和应用必须形成一个闭环,让更多人看见并参与到保护中去,濒危植物才能真正焕发新生。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种植一棵树,更是播撒生态文明教育的种子。未来,活动中心将与上海植物园在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深化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和开设濒危植物保护系列课程,通过自然美育课程、科学探究活动等形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培养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们在互动环节中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植物保护的知识,更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与使命感。活动中心钱主任说:“我们种下的不仅是宝华玉兰,更是对未来的希望。”

濒危植物保护教育,从一棵树开始

此次活动是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上海植物园合作的继续。未来,双方将围绕宝华玉兰等濒危植物,不定期在学校和植物园开展讲座与生态教育活动,同时促进更多学校参与迁地植物保育与志愿监测活动,包括“观察一棵树”课程与持续观察、濒危植物主题创作、野外考察实践等,帮助青少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与生态意识。

上海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保护濒危植物不仅是科研机构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学校师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行走的五育课堂和围绕濒危植物保护的研学活动可以走到植物园的自然教室,而濒危植物保护的前沿科学植物可以进入学校课堂。通过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合作,植物园希望将濒危物种保护的理念以更加多元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城市中生根发芽。

护林员的坚守与青少年的接力

宝华山护林员臧华宝守护了宝华玉兰27年,他认为,宝华玉兰不仅是树,更是我们的事业与人生。如今薪火相传,自从与上海中学的学子共植宝华玉兰后,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少年们成功完成接力!宝华玉兰的种苗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家,这一棵棵象征希望的树苗将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护林员在山中身体力行地守护珍稀濒危植物,青少年在城市里以教育传播的方式守护珍稀濒危植物,不同的方式,同一个目标:树木与树人,城市与山野的可持续发展,园校同行。

design by hoc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