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涉禽岗位的白琵鹭笼舍为后场笼舍,不展出。其笼舍内部结构、环境单一,虽每年的受精率很高,但亲鸟孵化的出壳、存活率很低。所以为了提高繁殖率,通过5类丰容项目,让笼舍环境更贴近大自然环境,展现更多自然行为。
白琵鹭是鹳形目鹮科琵鹭属鸟类,又称琵嘴白鹭。成鸟喙长而直,上下扁平,先端膨大呈琵琶形,夏羽绝大部分白色,头后枕部披散有丝状冠羽,脚黑色。野外的白琵鹭栖息于湖泊、水塘、河口至沿海滩涂的芦苇沼泽地,常成群活动。主要以小型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
过去,上海动物园白琵鹭笼舍环境只有一个水池以及大面积的水泥地,也无自然捕食行为,食物也只有小黄鱼。因此对其笼舍加以丰容,从以下几点出发,分别是食物、环境、感知、认知和社群。
环境丰容方面, 流动水坝,建造一个长约3米宽约4米的流动水坝,水池分浅水区和深水区域,其中深水区水深约25厘米左右,浅水区水深约5厘米左右。目的是营造浅滩的效果展现涉禽动物的习性。种植绿植,在水中种植挺水植物,其中植物高约60厘米左右。目的是植物可以遮挡,可减少干扰。栖架,笼舍共有白琵鹭29只,密度较大,为了增加其活动以及停靠点,在笼舍上方空间增加木质栖架。
食物丰容方面,加入泥鳅,增加食物丰富度。
感知丰容方面,在中等水位线处地面铺上细沙。
认知丰容方面,在流动水坝里添加树桩,树桩是筑巢的选择之一,因前两年发现树桩边上亲鸟自己搭建的巢,出壳率更高,所以提供更多的树桩供其选择。还有,放入的活食(泥鳅、活虾)在水中喜躲避在植物底部或者树桩下面,供白琵鹭展现自然捕食的行为表现。
社群丰容方面,放入1对鸳鸯。
丰容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为了满足琵嘴鹭长期的需求,丰富其在动物园内生活,需要在今后,对丰容工作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建立丰容库,在不同的时间提供不同的丰容物,达到常换常新,使动物对丰容物保持新奇感,从而实现既定的丰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