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卢湾南部滨江地区在楼宇灯光的映衬下分外旖旎。立于黄浦江畔,由南向北放眼望去,一幢幢高楼大厦景观灯光似繁星点点,连点成线,建筑天际线绵延起伏,形成一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璀璨亮丽的风景线。如果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夜晚黄浦江上演出的是一场美轮美奂的“世博灯光秀”,那么卢湾南部滨江楼宇景观灯光带就是一副简约、生动的立体画卷,与世博灯光交相辉映,烘托出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意境。而在这一幢幢楼宇灯光背后,凝聚着卢湾景观灯光工作者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使命感和全情投入、全心付出的不懈努力。
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凭借的是真诚和执着
2010年1月,接到滨江地区天际线楼宇灯光改造任务的时候,距离灯光效果检验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为克服施工任务重、时间节点紧、施工要求高等诸多困难,卢湾区绿化市容局迅速落实改造要求,抓紧制定了建筑楼宇灯光主要采用灯带顶部勾勒、部分楼宇建筑立面使用低照度LED星星灯加以点缀的实施方案,确保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美、新、雅”的灯光效果。方案落实了,难题也出现了,部分居住在顶楼的居民对楼宇天际线灯光可能产生的光晕现象提出了质疑。面对居民的异议,卢湾区绿化市容局没有回避问题,在项目实施前,主动联系居委会、物业和部分居民召开座谈会,告知居民改造采用的LED光源亮度低,只是起勾勒建筑轮廓的作用,不会产生过多的眩光而影响日常生活。同时,还将LED灯具带到现场为居民进行现场演示说明。
在这两个月里,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实地演示等措施,主动开展宣传、讲解和动员,最终赢得了楼宇所在单位和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新世界花园、海珀日晖公寓、瀛通绿地等单位从大局出发,主动加快施工进度,积极配合景观灯光改造,抓紧时间全力确保世博天际线灯光建设。城市花园小区三幢高层楼宇灯光建设完成后,居民又主动提出将另一幢小高层楼宇也纳入景观灯光布局,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灯光总体环境。
完善工作流程,既要抢时间又要高标准
围绕世博灯光三个层面的规划,即黄浦江首排、距离黄浦江500米范围和距离黄浦江1000米范围,景观灯光建设共涉及3百余幢建筑。每幢楼宇灯光建设都需要经过确定方案、安装试灯、方案修改、现场审核、竣工验收的过程。为缩短改造竣工周期,卢湾区绿化市容局调整了工作时差,落实了白天修改完善方案、夜晚开展重点巡查、实地审核验收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大家克服人手紧、任务重的困难,放弃休息,一次次往返于各个施工现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流程中抢时间,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协商解决办法,既确保了施工质量,又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1、2、3……一幢幢楼宇灯光竣工验收,卢湾南部滨江建筑天际线逐渐清晰丰富起来,在这600天时间里,新建改造的景观灯光建筑达到234幢。
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关键时刻显现威力
世博会开幕当晚20:30分,翘首以盼的烟花及灯光表演即将开始,卢湾区绿化市容局突然接到从开幕式现场打来的紧急电话,位于卢湾滨江的5幢高层建筑外墙因灯光亮度过高,减弱了主会场的灯光效果,世博会导演团队要求尽快配合关闭,此时距离开幕式灯光表演只有半小时!受领这个紧急任务后,卢湾区绿化市容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即联系有关单位迅速调集所有值班人员抓紧每分每秒关闭灯光,终于赶在世博灯光表演前关闭了5座大楼外墙景观灯光。应急反应机制在最关键的时刻为世博会开幕式的成功举办赢得了时间。
在世博景观灯光的管理上,卢湾区着眼于完善工作制度,强化了应急反应、巡查整改等机制,逐步形成了景观灯光的高效动态管理。为全面保障灯光的完好率和亮灯率,平日的值班应急制度已成为世博期间的一项常规工作,卢湾区绿化市容局上下全部纳入应急保障队伍,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快速处理各类应急突发事件。每天晚上从18:30到23:30,这支应急力量以世博园区周边、高架沿线、淮海中路商业街和打浦桥地区为重点,不间断对景观灯光进行广覆盖、多层次的巡查,有效监督控制各类景观灯光设施情况。
璀璨亮丽的滨江风景线,也是节能环保的展示舞台
夜晚,濒临卢湾南部滨江,那或绚丽夺目、或繁星点点又或典雅华丽的建筑灯光,与黄浦江光影相随,呈现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而又独具魅力的浦江胜景,令人赞叹不已。不仅如此,传统意义上城市夜晚景观灯这一公共耗电用能“大户”也因为采用了绿色照明,体现了节能环保的一面。从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出发,卢湾区景观灯建设从设计源头把关,广泛采用LED光源等使用寿命更长、能耗更低的节能产品取代高能耗光源,LED照明使用率超过85%,比常规的泛光照明节电60%以上,使南部滨江及楼宇灯光改造工程成为节能高效的示范区。 同时,利用景观灯光集中控制系统,根据季节变换和实际需要,调整灯光开启时段,实现了数字化的可控变化。滨江楼宇“天际线”灯光则全部接入世博会灯光主控系统,为世博会开幕式灯光保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