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绿意循环 共筑动物美好家园”2025“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在上海动物园大草坪举行。
世界地球日活动始于1970年,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每年4月22日举行,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动物园承办,上海市资源利用与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吉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小荧星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上海虹桥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共同支持举办。
上海动物园饲养着来自世界各地近470种5000余只(头)珍稀野生动物。从2006年起,上海动物园就开始举办地球日活动,每年围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科普主题活动。同时,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动物园充分利用好园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积极向全社会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年将地球日活动打造为一项上海动物园的科普品牌活动。一直以来,上海动物园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心,努力为野生动物打造一个快乐家园。
启动仪式上,上海动物园园长裴恩乐向活动致辞。岚图汽车捐赠了废旧轮胎作为动物丰容材料,希望能够为丰富动物饲养环境、提升动物福利做出贡献。张林峰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向所有市民游客发起活动倡议:环境污染已是全球共同的生存危机,让我们即刻行动,共创绿色环保新生活,一起来保护地球妈妈!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城市周围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大家欣喜地发现,童年时期的“野”邻居们又回来了。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公共事务高级经理张琦为大家带来了《做大自然的野朋友》主题分享。
随着人类的不断扩张和发展,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美丽的大自然。活动当日,程家桥街道与上海动物园联合主办的“野保在行动——野生动物AI摄影作品展”在科学教育馆开幕。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为展览开幕致辞。
上海动物园作为城市生态林地,园内植被丰富、原生腐殖层保存良好,为众多生物特别是珍稀昆虫提供了安稳的家园,近年来,已有西郊公园毛角蚁甲、虹桥莱甲2个昆虫新种在上海动物园被发现,活动当日,上海动物园昆虫专家封婷老师又带来了好消息,为大家正式发布第3个昆虫新种——大眼宽突苔甲。
启动仪式上,上海动物园发布了本次地球日的活动倡议和行动计划。
活动倡议:
1、绿色出行,记录美好
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优先使用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分享你的绿色出行经历,成为环保出行的倡导者。
2、循环利用,创意无限
在日常生活中也尝试废物再利用,为地球减负,展现你的环保创意,为生活添彩。
3、环保承诺,共筑未来
在环保承诺板上留下你的环保誓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共同为构建动物和人类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行动计划:
1、“绿意循环•共筑家园”主题征文活动
鼓励同学们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可持续方式节约资源的经历,以及与野生动物的相处和互动,记录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共同守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2、绿意循环 旧物征集
让我们坚持绿色可持续生活,活动期间,上海动物园将继续向市民征集不再使用的旧物,用于动物丰容。如各种竹编制品、未上漆的木制品、塑料球等。大家如果有合适的旧物,欢迎砸向我们。
3、动物生活秀 动物福利大评比
利用征集到的丰容物品,上海动物园将在各动物展区开展丰容和微改造活动,并在线上公开评比。
4、拒绝投喂 志愿者在行动
今年,上海动物园将继续加大劝阻投喂工作力度,扩大劝阻投喂志愿者队伍,在每个周末及节假日安排科普志愿者向游客宣讲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唤醒更多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尊重与热爱,减少游客投喂动物现象。
启动仪式最后,所有领导、嘉宾们一同上台,共同为2025世界地球日活动揭幕。除了精彩的舞台演出外,包括上海动物园、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百家游学会、艺博馆、小荧星、城市荒野、虹桥国际学校、吉生活在内的19家组织机构在会场搭建了23顶主题活动帐篷,数量创历年之最。这里有动物丰容工作坊、自然戏剧表演、泡沫塑料再生利用、防鸟撞贴展示、动物造型折纸、可回收物“变废为宝”,套娃/版画/丝网印刷环保袋DIY、小小向野守护者挑战赛等等寓教于乐的科普游戏、丰富多彩的自然体验活动、各色融合中外文化的艺术品以及盖章打卡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参与。此外,上海老字号松月楼的大厨们为活动准备了2500个素菜大包,现场开蒸,大家在体验动手捏包子的同时还可以免费领取。
保护地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上海动物园始终践行着现代动物园“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的使命,用优美的园容环境、精彩的动物展示和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